食源性疾病应急演练
为了及时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,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处置能力,确保师生、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。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,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,后勤管理处饮食服务中心开展了食源性疾病应急演练。

演练的过程:
一、早上10:25发现某位同学就餐时出现腹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头晕、脸色苍白、呼吸急促等症状,发现者立即将情况报告给食堂负责人(汪传林)。
二、10:27负责人立即赶到现场,经检查初步判断为食源性疾病。果断启用应急预案,负责人立即上报后勤管理处副处长尹青松事件内容,尹青松副处长通知校医院值班医护人员出诊急救员(丁三珍)及应急人员(王成)赶到餐厅开展抢救。

三、医护人员和应急组到达现场后,对患病人员进行初步诊断和救治,确认患者状态,根据病情严重程度,立即进行治疗并立即拨打“120”急救电话,并向医院简要反映食源性疾病事故发生的地点、病人病状及持续时间,提出求援要求等。
四、饮食服务中心负责人立即责令封锁食堂相关区域,保留剩余食物、并要求当事窗口立即停止食品、加工生产和售卖,联系保卫处,同时做好食物封存和取样工作,并将样品送卫生防疫部门检验,利用干净的塑料袋等容器封闭对患者的呕吐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,对可能受到污染的区域进行清洁消毒。根据化验结果及时通知医院,以便医生对症治疗处理。
五、保卫处安保人员到达现场组织疏散围观人员并封锁事故现场,杜绝其他人员进入,封存食品。另外还对现场其他员工进行安抚工作,确保员工情绪稳定,不影响正常工作。
演练结束后,组织相关人员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。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提出改进措施。通过演练,提高了参与者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意识,为应对实际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做好了充分准备。
总之,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演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,这不仅建立健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,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规范,提高其应对能力,而且对于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和师生、员工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。以后还要加强预案和演练方案的培训及人员组织,以便在发生食源性疾病时能够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和人员,保证学校应急体系得到有效的运转。